硅酮粉和偶聯(lián)劑的區(qū)別:偶聯(lián)劑兩部分組成,一是親無機基團,可與無機填充劑或增強材料起作用;另外是親有機基團,可與合成樹脂起作用。在塑料配混中,改善合成樹脂與無機填充劑或增強材料的界面性能的一種塑料添加劑,又稱表面改性劑。而硅酮粉里面有無機的成分,就是我們講的硅(這里是指硅或硅酸鹽,就是硅酮粉里的硅和玻纖或者無機填料里的硅酸鹽,高份子里的填充料幾乎都是硅酸鹽),它是以成核的結(jié)構(gòu)包覆在高分子材料(聚硅氧烷)里面的,其分子間的作用力強于高分子和無機物,另一端是高分子與烷烴的結(jié)合,在界面層起承上啟下的作用,一邊拉住無機物,一邊融合高分子,比偶聯(lián)劑單純的改善界面極性強度要高很多。偶聯(lián)劑有很多種都是硅烷類的也就是利用了硅分子之間作用力較強的原理。所以在某些方面偶聯(lián)劑同硅酮粉比,他是一種較低端的產(chǎn)品。
同TPFE(聚四氟乙烯)產(chǎn)品的區(qū)別。硅酮粉在潤滑方面在應用于非含氟類塑料里幾乎完全可以取代TPFE,含氟類的塑料用TPFE的效果要較硅酮粉要好一些。
同TAF的區(qū)別,在用于防玻纖外露和提高耐劃傷方面,有些廠家在推TAF(EBS或某種蠟+TPFE),EBS或其他低分子的蠟在耐高溫方面性能較差,一般一百多度都會降解,所以高溫時容易降解、析出而影響表面效果,另外一方面,其提高光澤方面的效果有時效性,即產(chǎn)品打出來時是好的,而過一段時間會就會失效導致表面效果變差而出現(xiàn)大批不良品。再有就是硅酮粉對改善樹脂和無機物之間的浸潤效果及增加其表面的親和力方面,是其他一些潤滑劑所不具備的。
硅酮粉同EBS及其他蠟的區(qū)別。EBS及一些蠟類的分子量較小,對于單純的潤滑來進效果比硅酮粉要好,但其耐溫比硅酮粉要差很多,而且酸性體系中都不適合用EBS等做潤滑。硅酮粉除了潤滑方面其解決的好的地方就是改善非極性的無機礦物和有機物的界面的相容性,可起到浸潤的作用,而EBS在無機物和有機物方面的潤滑基本沒有作用。
熱穩(wěn)定性直接決定阻燃劑在加工溫度下的性能。若熱穩(wěn)定性差,如某些含氮阻燃劑在高溫加工時易分解,不僅降低阻燃效果,分解產(chǎn)物還可能影響基體材料性能,限制加工溫度范圍,使加工工藝窗口變窄。
團聚現(xiàn)象:許多阻燃劑以粉末形式添加,其顆粒間存在較強的范德華力和靜電引力,容易相互吸引團聚。例如,納米級的氫氧化鎂、氫氧化鋁阻燃劑,因其粒徑小、比表面積大,團聚傾向更為顯著。這會導致在基體材料中無法均勻分散,形成局部濃度過高或過低的情況,影響材料整體的阻燃性能。
形成隔離保護層:硅酮系阻燃劑在高溫燃燒時粘度比高分子材料小,會產(chǎn)生相分離,在高分子材料受熱燃燒時的表面形成硅酮富集層。燃燒時生成硅酮特有的 - Si-O - 和 - Si-C - 鍵的無機隔氧絕熱保護層和阻燃碳化層,可阻止燃燒分解產(chǎn)物外溢,抑制高分子材料分解。